PROJECTS
南臺科技大學 校際產業實習大樓
作品概述
[南台科技大學 校際聯盟產業技術暨實習大樓新建工程]
打造現代校園新建築
學校建築一直是群甡著力甚多的建築類別。絕大部分都是在既有的校園紋理上,逐步建構、進行填充。所謂「現代」建築的演化,似乎可從校園建築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化脈絡閱讀出來。
校園建築物「之間」、校園與鄰近環境「之間」的關係,在校園整體架構下是必須探討的課題。
傳統新詮
南台科技大學校園被緊鄰的住宅商業區、工業區和鐵道緊緊包圍,校園邊緣似被界定但卻模糊不明,周邊環境跳躍無規則,校內、外之間存在一種奇妙的空間關係。
本案基地正是位於校園邊陲,一牆之隔即是鄰近的工業區與住宅區。空間需求產生的量體高達十一層樓,所以新建物既是校園邊界,也會是鄰近建物環境的門面與地標。
綜整需求,辨識環境之後,我們訂出了三組新建物面對環境「之間」的關係:
一、低層部分(院用、教室空間)與周邊校園建築「之間」。重新詮釋既有紅色丁掛磚校園建築,賦予新意。進一步透過更多開放、半戶外的階梯、平台等空間更積極地融入校園空間。
二、高層部(中、小型實驗空間空間)與鄰近工業區「之間」。以白色、金屬色(鄰近周遭建物主色系)的設備陽台來整合分離式冷氣主機、排氣需求,並形成遮陽帶與立面的水平感,回應勾連周圍校外環境。
三、建築內部空間「之間」。採用學校固有常見的合院格局,但做適當的破口與中庭漸層,讓中庭尺度適宜,也增加通風採光的條件。水平性的走廊欄杆與各層突出變化的造型,則讓中庭各有生氣。
藉由不同「之間」的關係群組探討,現代建築的語言與對話似乎可更清晰精準。
後記:
本案完成得來不易,也再度驗證了最低價標制度的種種問題。低價搶標的結果換來對立緊張的各單位關係、被耽擱的完工進度、被犧牲的工程品質。並將成本轉嫁給疲於奔命、忙於接招的事務所、擔憂無奈的的業主、自覺委屈的營造廠、抱怨沒有利潤的小包,以及許許多多低薪的勞工…….。
凡事皆有代價,直接工程費的減少,產生了多少不可細數的間接與社會成本。這樣的算計是否真得划算,可以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