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JECTS
桃園航空城新建安置住宅街廓2、3基地
作品概述
「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新建安置住宅街廓2、3基地統包暨區徵工程」-(競圖方案)
統需書需求:
這是配合「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建設計畫」為解決多數民眾安置需求,以「就近安置」及「先建後遷」原則所訂定的安置宅統包案。
規劃總住宅戶數632戶,因航高限制原則採7-8樓。一樓沿街需考慮「店鋪」需求,以及「社區公共空間」。住戶「房型」設定為「2房」「大2房」、「3房」、「大3房」四種。
設計概念:
(一) 微型社會、生活社區、適意家居
本案(安置宅)的戶數多,以家庭、三代同堂住戶作為房型的設定,形成二個街廓所組成的中大型社區。
這樣的多元族群的社區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,各式各樣的住戶族群、年齡、職業、角色與生活作息,像一個小社會常態性地群居在社區裡。
若住家是家庭生活的容器,而社區應該是日常群居生活的主要範圍。
打造生活感、實用性、凝聚向心力的社區,回歸日常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間與設施,
考慮、滿足各族群的使用與便利性,都是設計上考慮的重點。
至於居住專有單元,強調適意家居,實用而高品質的單元設計,以及合宜實用的平面空間設計,充分考量日照、通風與棟(視)距。
(二) 購買住居、埤塘精神(共用/共有、共利/共享、彈性/調和)
本地區特色「埤塘」是先民因應環境氣候、地形、水系、土壤,以及聚居與生產所需,集歷代眾人之力,調和分配公權與私權,逐世積累漸所形成的特色地景風貌。
大小分布的埤塘與周邊的田地雖是人為活動的地貌景觀,然共用/共有、共利/共享,善用水利/地利,調和天時的彈性調節才是它(埤塘)的精神。風調雨順或在天地;而善化資源、調節共利俱在人為。
群集共居,本案雖是由市府興建,但卻是透過購買/私權而形成社區。但因為共有、共用的空間與設施,就有了共享、共利的可能性。具有多元性、開放寬闊和簡單實用的社區開放空間與公共設施,一如埤塘,讓居民可以便利地共享、共用,也一定程度滿足不同住戶的日常使用需求。而也唯有優質的公共空間,可以創造購屋而居的意願和價值。
(三) 舊(磚)紅新韻,展翼飛翔
昔時埤塘綠田,沃野千里,紅磚灰瓦,錯落其間,而後工商漸盛,形成街肆。晚近國門啟航,交通匯聚,再有航空城之擘劃。
期望透過外觀造型的設計,讓這安置眾人的集居住宅,在航高限制下,仍保有地區傳統的記憶連結,並展現出優美的天際線,昂首飛翔。